电话:13480730528 大客户专线:13480730528

历史讲解片纪念中国共产党员俞秀松旁白配音词

作者:秩名 发布时间:2019-08-24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史上,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就像黑夜中手持火把的人,总是勇敢地在前面探路,为后来者指明方向,他的一生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俞秀松。
1899年夏天的一个午夜,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浙江诸暨西北山村溪埭的宁静。一位叫俞韵琴的秀才喜得贵子。他希望他的这个长子以后能青出于蓝,考取进士乃至状元,继续光宗耀祖。果然,这个叫俞秀松的儿子聪慧过人。
    1916年,17岁的俞秀松考取了当时浙江最著名的学校之一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鲁迅、经亨颐、陈望道、李叔同等文化名人的光晕,笼罩着这片充满墨香的地方。俞秀松在校期间思想十分活跃,凡事总爱追根刨底,他还常去拜望有声望的学者,接受新思想的洗礼。
1919年5月,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北京大学遥相呼应,成为闻名全国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基地。 杭州14所学校3000多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声援北京。思想活跃的俞秀松就是发起和组织者之一。
  “五四运动”后不久,《浙江新潮》创刊,俞秀松担任主编,他在发刊词中明确宣告:本报旨趣以谋人类生活的幸福和进步,像是钱江潮水一样掀起了滔天巨浪。
“一师风潮”后,俞秀松被反动当局视为眼中钉,不得不远走他乡。此时他发誓,要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西南北的人。”
自此,他告别故乡,再也没有回来。
1920年6月,俞秀松和陈独秀、李汉俊、施存统、陈公培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他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点亮了革命第一根火把,而21岁的俞秀松是他们中最年轻的一位。
当月28日,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通过俞秀松交到了陈独秀的手上,马克思主义思想自此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1920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指导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新渔阳里6号正式成立,俞秀松为首任书记。
1922年11月,俞秀松以中国共产党员身份,孙中山领导的讨伐军阀陈炯的明北伐军,担任东路讨贼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一等书记。
在俞秀松的一生中曾经三次远赴苏联。
第一次是在1921年3月,俞秀松代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赴莫斯科参加少共国际二大和共产国际三大;并以正式代表的身份,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5年10月28号,俞秀松带领108名青年党团员,第二次赴苏联进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自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留学执教生活。
第三次是1938年6月25日,俞秀松受迫害从新疆被押赴苏联,最终客死苏联。
    1935年6月,俞秀松以联共党员的身份,化名王寿成,代表共产国际,肩负使命,到新疆开展反帝统一战线工作。他到新疆后,担任新疆民主反帝联合会秘书长,兼新疆学院院长等职。他是在新疆第一位系统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者。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出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他推动新疆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为新疆培养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和人才。
1937年11月,冰雪覆盖了乌鲁木齐一带,从苏联回国途经新疆的王明和康生在此逗留。他们诬陷俞秀松等人是“托派分子”,指使盛世才把俞秀松投入了新疆第二监狱,半年后押赴苏联。
1939年2月21日,在苏联被关押了半年后,俞秀松满怀对党的忠诚,踏着漫天的大雪,在莫斯科捷尔任斯基广场,和一批俄罗斯人一起倒在了肃反运动扩大化的枪声中。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是他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是他初心不改的信仰精神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是他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俞秀松在短短40年的人生中,自始至终,忠诚于党,忠诚于民,清廉守正,体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恒心定力和革命本色。他是一座丰碑,屹立在亿万国民心中,满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信仰,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免责声明: 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